红楼之挽天倾 第1316节(2 / 3)

&esp;&esp;她再有几个月就该诞下麟儿,也不知子玉能不能过来陪着她们娘俩儿。

&esp;&esp;……

&esp;&esp;……

&esp;&esp;齐王府

&esp;&esp;齐郡王陈澄换了一身衣裳,晃动着肥胖的身子,快步来到书房之中,迎着投以关切目光的窦荣、贾雨村等人,点了点头道:“父皇口谕,让本王恢复亲王之爵,明天等圣旨吧。”

&esp;&esp;齐王因为当初三河帮一事而被削去亲王爵位,经过监造皇陵,押运军需粮秣等功劳,两事叙功,刚刚去面圣之后,终于恢复了亲王爵位。

&esp;&esp;“恭喜王爷。”窦荣与贾雨村、许绍真、慧通和尚纷纷起身,向着齐王陈澄道贺。

&esp;&esp;陈泓也点了点头,说道:“原先之事已掀过一篇,殿下还得往前看。”

&esp;&esp;齐郡王陈澄气呼呼地坐将下来,道:“一眨眼,本王被削爵都快两年了,如非当初小儿进着谗言,本王能有这般艰难?”

&esp;&esp;这次不是没有想过在粮秣上搞一些名堂,但最终还是按下了心底的这股冲动。

&esp;&esp;幸亏没有跟着晋商那帮人胡来,否则,贾珩小儿挟大胜而归,那时父皇更为盛怒,那时候就不是恢复亲王之爵,郡王都保不住。

&esp;&esp;不过,这小儿真是运气好,红夷大炮的炮铳竟然轰毙了皇太极,现在整个大汉都将他捧到了天上去。

&esp;&esp;齐王心头郁结不散,端过小几上的茶盅,呷了一口,低声说道:“小儿如今封了国公不说,又成了外戚,怎么说?”

&esp;&esp;众人纷纷落座下来。

&esp;&esp;齐王目光投向窦荣,道:“窦长史。”

&esp;&esp;窦荣手捻颌下胡须,苍老眼眸中现出思忖之色,道:“王爷,那卫国公如今经过大胜以后,可谓名震天下,声势无两,但武勋如南安郡王等人嫉恨发狂,文臣忌惮和戒备,只是北方虏事离不得卫国公,现在委实不宜与之为敌,王爷还是当忍一时之气。”

&esp;&esp;齐王为天潢贵胃,能称贾珩小儿,但寻常之人此刻哪怕是私下也不敢随着唤着小儿。

&esp;&esp;迎着齐王的目光,贾雨村叙道:“窦长史所言甚是,卫国公少年封公,位极人臣,眼见武勋之势大涨,文臣势必不会乐见。”

&esp;&esp;其实文臣集团,主要是以韩癀、赵默等江南士族,虽然分安徽和江苏,但文人的集合意志并非一时可裂。

&esp;&esp;齐王道:“我瞧着这小儿虽说能征善战,但这两次大胜女真,仔细思量来,多是仗着红夷火器,这红夷火器,小儿使得,旁人使不得?”

&esp;&esp;这其实也是如今京中的一种言论。

&esp;&esp;即贾珩之捷音频传,多有运气成分。

&esp;&esp;中原内乱打着一帮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那是官军堂皇大势碾压。

&esp;&esp;不论是面对女真的水战——海门大捷、崇明沙大捷,抑或是北边大战,都有一个共同点,以红夷火器制东虏。

&esp;&esp;齐王说着,看向不远处的陈泓,说道:“兄长以为呢?”

&esp;&esp;陈泓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卫国公今以外戚之姿而掌京营,已有太阿倒持之险,不过如今天子沉浸在大胜女真的喜悦中,随着时间过去,天子喜悦褪去,朝野内外势必有人警觉,而天子也会思量卫国公与魏王的关系。”

&esp;&esp;齐王凝了凝眉,道:“王兄,今日我去见了皇爷爷,他老人家身子骨儿愈发不好,而且对我的态度似乎也不如以往那般。”

&esp;&esp;陈泓道:“殿下可知四伯为何要恢复着你的亲王之爵?”

&esp;&esp;“为何?”齐王诧异了下,道:“难道不是本王以功抵过,父皇才?”

&esp;&esp;“魏王势大,既有南安郡王这样的岳丈,又与贾子玉关系亲近一层,长此以往,皇权势必旁落,而宫里怀中兴之志。”陈泓道。

&esp;&esp;齐郡王背后渗出一股冷汗,说道:“难道本王和楚王都是用来牵制魏王的?”

&esp;&esp;那他和楚王岂不是都没有问鼎大宝的可能,只是过来凑数的?

&esp;&esp;陈泓道:“现在大抵是这样,魏王的胜算要多一些,楚王也比殿下机会更大一些。”

&esp;&esp;“孤不甘心!”齐王幽声说道。

&esp;&esp;陈泓目光幽幽,低声道:“不甘心的何止殿下一人。”

&esp;&esp;此言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