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2 / 3)
跟前丢了这么大的脸,实在羞于见人。
&esp;&esp;看周围僧人的表情,有几个作风不正的老顽固甚至露出了厌恶警惕的表情,仿佛是怀疑今日的变故是南派捣鬼。
&esp;&esp;暴脾气的南派弟子差点就闹起来。
&esp;&esp;扶苏及时抬手制止:
&esp;&esp;“我们这次前来,是因为不久前南派突然遭到北胡袭击。事关重大,因而前来与贵寺商议。”
&esp;&esp;他也不提自己早就从细作口中打听到了少林寺的变故,这样容易被人指责“既然你早就知道了,为什么不提前通知”。
&esp;&esp;耿直单纯的道长想说点什么。
&esp;&esp;对上秦政扭头看过了的眼神,又赶紧闭上了。
&esp;&esp;算了算了,还是让秦门主他们做主吧。该怎么说他们决定,自己别瞎掺和,万一搞砸了就糟了。
&esp;&esp;扶苏冠冕堂皇地说着:
&esp;&esp;“事发之后,我们立刻就赶来了北派。原是担忧北派也遭遇类似的事情,没想到北胡原来只来侵扰了我们南派。”
&esp;&esp;这下其他南派侠客也听出来了,秦门主在故意隐瞒内情。
&esp;&esp;差点就有嘴快的开口询问了。
&esp;&esp;还是秦政给儿子打了个配合,截住了其他人的话头:
&esp;&esp;“少林寺今日之事处处透着蹊跷,或许也是北胡手笔。”
&esp;&esp;大家就又把嘴巴闭上了。
&esp;&esp;这个时候再迟钝的人也意识到了父子俩有别的打算,所以才没直说。他们虽然不清楚为什么要隐瞒,却知道不能拆自己的人的台。
&esp;&esp;大不了回头没外人了再问,秦门主还是挺热心肠的,不会吝啬于解答。
&esp;&esp;方丈看出了他们的疑惑,却误以为他们是在疑惑为什么少林寺会发生这等变故。反而认定了南派提前不知情,此事确实与他们无关。
&esp;&esp;老方丈叹了口气:
&esp;&esp;“哪怕是北胡的手笔,也是我等自己立身不正。”
&esp;&esp;扶苏多看了他一眼。
&esp;&esp;这位老人家倒是很明事理,既然如此,之前为什么不管一管呢?要说他什么都不知道,扶苏是不信的。
&esp;&esp;也不晓得现在的自我反省是亡羊补牢装模作样,还是真这么想的。
&esp;&esp;有些人就是比较矛盾,事情发生的时候纠结着不去管,想着眼不见为净。被揭露之后才表现出自己的懊悔,说自己这些年一直处在愧疚之中。
&esp;&esp;有什么用?你愧疚的话倒是提前制止啊!自己私底下默默的愧疚不值一文,在受害者眼中这和帮凶没有区别。
&esp;&esp;扶苏倒也没有非要说得那么难听,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去分析。
&esp;&esp;没必要,凭白得罪人。
&esp;&esp;所以扶苏只是客气地点头,不走心地赞赏了一句:
&esp;&esp;“方丈深明大义。”
&esp;&esp;方丈感觉自己被骂了。
&esp;&esp;不懂阴阳怪气为何物的老方丈只能忽略这句话,询问起南派遭遇的细节。
&esp;&esp;他也很好奇自己这边遇到的事情是否为北胡阴谋,准备对照一下两边的经历,看看有没有相似之处。
&esp;&esp;商会少主见他们在聊,干脆转身去疏散人群了。百姓们留在这里也是尴尬,不如趁着天还亮着,早些回家去。
&esp;&esp;接下来他们要讨论应对境外势力的事情,也确实不方便百姓留下来旁听。
&esp;&esp;结果等少主回来时,发现气氛又糟糕了下去。
&esp;&esp;不知道是南北哪边的冲动人士先开口说了不好听的话,导致双方脸色都很难看。少林寺的武僧拎起了棍子,嚷了一句“不用你们假好心多管闲事”,企图将南派众人驱赶出去。
&esp;&esp;少主一个头两个大:
&esp;&esp;“怎么了怎么了?怎么突然吵起来了?”
&esp;&esp;扶苏无奈地摇头:
&esp;&esp;“看来我们是没办法谈合作了。”
&esp;&esp;南北隔阂太深,方才北派僧人嘟囔了一句“假好心”,南派这边的小年轻就忍不住了,和他对吵了起来。
&esp;&esp;老方丈大约也觉得被人看到自家的狼狈模样很丢人,巴不得外人赶紧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