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节(2 / 5)

在少数,叶青这边没时间管这些闲杂事,所以统统都交给顾卫北帮忙处理。

&esp;&esp;是的,除了四个徒弟,叶青把顾卫北也叫到县里来了。

&esp;&esp;既然说好了以后开药厂,也定下了将来要让顾卫北经营管理药厂的计划,那人事管理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如何打理好一个团队,就是顾卫北提前实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esp;&esp;当然,说实话就是叶青自己不耐烦应对这些事儿,时间紧迫,她根本兼顾不到那么多琐屑事,只一门心思投入到药方验证的事情上,县里面省里面借调来的医书就在偌大的粮站仓库里堆成了几座小山,她需要翻阅大量文献,从中找出最适合治疗蛟谭县这次瘟疫的药材,在确定好药方后,还要对药方的使用量进行调整,这其中的工作量巨大,绝不是个人花上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得了的。

&esp;&esp;别看叶青自己说得信誓旦旦,底气很足的样子,但其实她是承受着很大压力的,毕竟她在农业部老领导面前夸下海口,就跟立了军令状差不多了,上面对她也很是器重,她需要啥就提供啥,充分相信她的能力,可要是十天半个月过去,她这边啥都没搞出来,那可就真是闹大笑话了,这怕是得把她这些年费心经营好的招牌都给砸了。

&esp;&esp;所以叶青真的是废寝忘食,有时候为了验证一个方子,甚至能做到两三天不睡觉,而临时组建的这个草台班子,一共有七八十号人,也都在叶青的带动下,全部都在卖力给她帮忙,记录各项药材药方数据,观察生猪用药后的反应,还有打杂跑腿的,整理翻阅文献的,帮忙挑选药材抓碾药方子生火煎药的,反正每个小组的人在磨合几天后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专属职位,各司其职,都忙得脚不沾地,偏偏又有条不紊,配合得相当默契。

&esp;&esp;但不管是省厅,还是医疗研究组那边,在知道叶青搞了个草台班子来跟他们打擂台的时候,都只觉得好笑,这些人对叶青的幼稚做法嗤之以鼻,根本没把她带的这个队伍当回事。

&esp;&esp;但这些人不知道,叶青绞尽脑汁,把她后世毕生所学的中医药理都拿出来了,还将她的飞针技能以及异能探测技术全都发挥到了极致。

&esp;&esp;她到底是百年后穿越过来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各种见识阅历比当下的人都要丰富,也掌握了这个时代很多医药工作者们暂时攻克不下的学术难题,所以在这一基础上,她研究起猪流感特效药方来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参考,针对性大方向更容易把控。

&esp;&esp;也就是几天的时间,叶青的团队没日没夜的翻阅中医书籍,熬得眼睛通红,终于写出来了上千张可能有用的药方,再通过逐一验证排查,最终留下来疑似可行的药方子只剩下十几份。

&esp;&esp;第189章

&esp;&esp;就在叶青这边研究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医疗研究小组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有个曾经去欧洲留学的科研工作者,发现这次猪瘟跟十多年前在红牛国爆发的一场瘟疫情况极其相似。

&esp;&esp;据说这场瘟疫曾经横扫了整个红牛国的生猪市场, 而红牛国因为应对不及时, 导致全国境内大面积生猪死亡,并且使得这个国家很多年都无法再饲养生猪, 只能被迫每年花大量外汇去进口其他国家的猪肉。

&esp;&esp;不过,因为付出了惨痛代价, 红牛国人为此下了狠劲儿,足足花了七八年的时间专心钻研病毒,终于在早两年研制出了专门针对这个病毒的特效疫苗,攻克下了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骇人传染病。

&esp;&esp;同样都是食欲减退, 高烧腹泻,最后引发肺炎脑膜炎等,导致病猪集体死亡, 每一条症状都可以对得上。

&esp;&esp;那位研究员查阅了不少资料, 几乎可以确定, 这回蛟谭县爆发的这个疫病, 跟红牛国那场瘟疫病毒极其相似, 很可能病毒就是红牛国瘟疫的亚种或者变种。

&esp;&esp;也算是巧合,华国跟红牛国刚好就是在前年重新建立了邦交, 这个研究员的推测未必准确,但这对农业部来说已经是一条极其重要的讯息,外交部方面反应迅速, 几乎是在医疗小组把讯息汇报上来的第一时间, 就和红牛国那边取得了联系。

&esp;&esp;隔天,那边就给了信息反馈, 确定了这一说法,甚至表示可以给国内提供疫苗,当然,价格肯定是不便宜。

&esp;&esp;这对国内农业部来说已经是相当振奋人心的消息,只要有疫苗,就能阻止瘟疫的持续扩散蔓延,把疫情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esp;&esp;可等到进行过数据统计,知道这批疫苗如果引进到国内需要花多少外汇后,农业部的几个老同志就集体沉默了。

&esp;&esp;国家没钱啊,前面才因为搞军工科研项目,把好不容易收上来的税收都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