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2 / 4)
”
&esp;&esp;叶青看着刚刚那个说她短胳膊短腿的老头,冲着对方灿烂一笑,顺手就指着他道:
&esp;&esp;“打个比方,比如这位老爷子的腿关节出了问题,平时走路不太利索,他来医院看病。”
&esp;&esp;那老头脚下顿时一个趔趄。
&esp;&esp;虽然叶青笑得十分好看,而且刚刚打的那个比方里面也没任何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莫名觉得这姑娘举的这个例子不怀好意,像是在故意针对他。
&esp;&esp;老头张了张嘴想要说啥,结果还没开口呢,就被一旁古院长给抢了先:
&esp;&esp;“这个病很常见,然后呢?”
&esp;&esp;叶青笑了笑,阐述自己的观点极为犀利鲜明:
&esp;&esp;“如果病人无儿无女,又没有正式工作,家里条件不太好,并且病人要求不动刀只接受保守治疗,那我给的建议是用中医办法慢调理。”
&esp;&esp;“中药方子配合针灸,见效稍微慢了一些,但是治疗手段温和,而且花费比较小。”
&esp;&esp;“如果他儿女双全家境丰厚不在乎花多少钱,只要求立刻动手术并且短时间内就要能走能蹦能跳,那肯定西医外科手段更适合他。”
&esp;&esp;“但外科手术的风险大,术中有失败的可能性,术后也有一定的感染病变几率,同时还可能会在多年后出现后遗症,这些情况都是外科手术无法提前预知的风险,需要病人提前获知并且自己承担。”
&esp;&esp;“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病人没有那么强烈的个人意愿,只要能把病治好,什么办法都成,并且对医生的要求配合度也高的话,我的建议是中西医结合。”
&esp;&esp;“人的身体就像是机器的零配件,能用原配件就最好不要进行更换,不然动了这儿另外的地方就不匹配了,性能上说不定要大打折扣。”
&esp;&esp;“再怎么高明的手术大夫,都无法保证自己在动刀之后,病人的各个身体组织还能保持原样,所以我觉得,中西医结合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esp;&esp;“咱们不盲目崇拜西医,也不能随意否定中医,怎么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也是对病人而言最好的方式。”
&esp;&esp;之前叶青在蛟潭县医院给李云波做脾脏破裂手术的时候,就用了飞针进行辅助,手术过程中效果无疑是十分显著的,病人也没受到太多痛苦,术后恢复情况也很不错。
&esp;&esp;正是因为这件事,古院长才看到了叶青这个特殊人才,那场手术结束后他先后跟叶青聊了两次,叶青给他阐述的理念,也一直都是支持中西医结合。
&esp;&esp;这个小姑娘别看年纪不大,但是见解独到观点鲜明,她既不排斥西医也不贬低丑化中医,只坚持要将中医西医两者的长处挖掘并合并在一块儿,并且她自己也确确实实在身体力行地做着这件事,甚至于在中西医结合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个人风格。
&esp;&esp;就是冲着这份与众不同,古院长才会在自己的同行老友圈子里为这位小叶大夫疯狂打call,大肆安利和吹捧这个中西医结合理念。
&esp;&esp;由于古院长在背后卖力吆喝,导致好几个县医院还有市医院的老资格都对叶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esp;&esp;于是,在得知叶青要来县卫生局参加医务基础考核后,这帮老头就都自告奋勇地跑到蛟潭县来了,想要见一见这个古院长口中可能会让整个夏国医学界发生大地震的小叶大夫,到底是何方神圣。
&esp;&esp;没想到见第一面,就是叶青在考场外的走廊用海姆立克法救一个异物卡喉的三岁孩童,关键是在几位老头头替她捏一把冷汗的时候,还真让她轻松就把这么大个麻烦给解决了。
&esp;&esp;这时候海姆立克法还没被发明出来呢,这帮老头自然是从来没见过用这种手法来抢救异物窒息者的,一时间惊为天人,瞬间就对叶青的期待值拉满了。
&esp;&esp;后续叶青果然也没让这帮老头失望,那张试卷是他们全程盯着这小丫头答完的,客观题没什么好说的,几分钟就作答完毕,全部都是对的。
&esp;&esp;主要是主观题,她给的答案都并非中规中矩,一题数解就算了,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她给出的答案完全超出了几个老头的预料,甚至有一些答案属于十分诡异甚至跟题目八竿子打不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esp;&esp;但在这些老头们提出疑问的时候,偏偏叶青又都能给出解释,而且都有科学依据,听起来非常有道理。
&esp;&esp;几个老头们都被叶青给说服了,齐齐哑口无言,震撼之色溢于言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