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 / 2)
&esp;&esp;他说,但也没指名道姓。
&esp;&esp;宁贺云麻利的站起身去端菜了。
&esp;&esp;“后面那仨凉菜不要了,吃不完。”楚飞扬又道。
&esp;&esp;宁贺云叭叭说,“不知道你炒这三个菜啊,周儿,后面凉菜不要了啊。”
&esp;&esp;周前进:……
&esp;&esp;尼玛,云哥越来越烦人了。
&esp;&esp;“那哥你跟这里值班?我上去睡一会儿。”楚飞羽煮了个豆腐肉末羹,往汤盆里一倒,指挥周前进端过去。他懒得搭理宁贺云,反正自己已经吃饱了,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esp;&esp;这狗皮膏药的样子,也就他哥忍得了。
&esp;&esp;周前进敏锐的察觉气氛不对,麻利的做完手头两个凉菜给端了上去,“楚老板,我在外面抽根烟,你们吃着啊。”
&esp;&esp;说完拔腿就走,一秒都不想跟屋里待着。
&esp;&esp;宁贺云自己起来盛饭,这里有他专门的饭盆,也有楚飞扬的。
&esp;&esp;这俩饭盆一模一样,上面贴了白膏药,写了名字,单独放在柜台里面。
&esp;&esp;冲了饭盆盛了饭,宁贺云从墨镜后头偷眼看楚老板。
&esp;&esp;楚老板没什么表情,也不知道还生气不生气。
&esp;&esp;那,自己现在道歉?
&esp;&esp;可是这人来人往的……
&esp;&esp;算了,晚上回去道歉吧。家丑不能外扬,脸也不能丢外面啊。
&esp;&esp;第067章 绿皮车
&esp;&esp;刚到十一月就下了雪, 快餐店增加了热乎乎的炖菜,偶尔还会上一大锅酱骨头,两毛钱一根, 上面都是肉。
&esp;&esp;村里二大爷张罗着让人送来两车柴火。
&esp;&esp;虽然镇上能卖到煤炭票去买煤炭, 但那玩意毕竟是要花钱。村里的柴火不用花钱, 家里收玉米的杆子, 高粱杆子还有玉米瓤子, 都是上好的柴火。
&esp;&esp;楚家也买了几吨烟煤, 而且把俩包子铺的大灶都换成了煤气罐。
&esp;&esp;家里烧炕, 得用煤炭。大块的烟煤敲碎了就能烧,碎成渣的掺点儿黄土,能抹成煤饼子,晾干了一样好烧。
&esp;&esp;因为家里有了钱, 入冬之前还特地买了一套小锅炉,然后给后院几个屋都按了暖气片。
&esp;&esp;有了暖气片再加上火炕, 屋里热乎乎的, 厚衣服都穿不住。
&esp;&esp;宁贺云给自己的游戏机厅和录像厅也都按了锅炉和暖气片, 屋里窗户也不敢开了,但抽烟机24小时运转,要不屋里进不去人。
&esp;&esp;批发市场只有一楼门市值班室和二楼办公室跟几个宿舍按了暖气, 但安了个大锅炉, 白天提供热水,两分钱一暖壶。
&esp;&esp;外面的雪下的还挺大,但批发市场里面人仍旧很多。
&esp;&esp;从南方进来的各式棉服棉靴羊毛大衣, 厚实的秋衣秋裤, 毛线袜子,时髦的帽子手套围巾什么的, 都成了俏货。
&esp;&esp;小贩们一车一车的往回拉,这一车带回去两三天就能卖光。
&esp;&esp;首饰那边竟然还有毛绒绒的棉发卡,好看的耳捂子,各式鲜艳的头花,都是厚厚的带绒的。
&esp;&esp;宁贺云又找到了北边的路子,从东北那边叫鄂尔多斯的地方进了一大批的羽绒服。
&esp;&esp;这玩意可是新鲜货色,以前只见城里有钱人穿过,轻飘的还保暖。
&esp;&esp;现在老百姓兜里钱多了,跺跺脚也能买上一两件羽绒服。一件衣服得一个月工资,但架不住穿着好看啊。那颜色款式,可比棉服瞅着鲜亮多了。
&esp;&esp;楚飞扬不跟着凑这个热闹,他穿的是楚妈爱心大棉袄。
&esp;&esp;楚妈早就买了几十斤的棉花,天一冷就开始跟家里做棉袄和棉背心。
&esp;&esp;向淑娟寄来了不少条绒布,碎花的她给自己和俩儿媳妇做了棉坎肩。红色的给俩姑娘做的棉坎肩。剩下的老爷们都是用的灰色藏蓝色,还特地学了时兴的款式,做的中长款,中间有腰带的那种。
&esp;&esp;大棉袄沉甸甸的穿在身上,有一种羽绒服给不了的踏实感。
&esp;&esp;宁贺云还跟北边买了不少羊羔皮。这些皮子能做靴子,穿着比棉靴暖和。
&e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